引用 乃玉 的 【观念意识】 工作的意义!
合肥市胜利路小学:王阳 网名:稀里糊涂
导言:快乐不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喜欢自己做的事……。
前不久在一理发店修剪头发时无意间看到每块镜子的左下方都贴有一张小字牌,仔细一看既非理发店里一惯的推销某洗护产品的广告也不是给顾客的指示标牌等,字牌上这么写着——工作的三种境界:第一种,为了生存而工作,跟猪一样的境界;第二种,努力工作,为完成工作而工作;第三种,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以工作为快乐。乍一读起来对于第一种境界,将其描述成同猪一样的觉悟,让人不免对写这样字条的人的语气刻薄感到些许气愤,于是联想到这一定是理发店老板督促其员工卖力为自己赚钱的“警示”牌了。当时的想法就是能达到第三种境界的人那就只有老板自己了,比照一下自身也只不过够到第二种工作境界罢了。随着理发师刀起刀落,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自身形象上就没再多去回味那小字牌上的文字的意义。
这阵子闲下来时,脑子里突然想起那张小字牌上的话,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工作?其实那段话总结起来就是:谋生手段、自我实现和热爱三种境界。无论是公职人员,还是私企老板,“工作”都是我们谋生的一种手段,但如何看待“工作”和对“工作”的态度,却决定了一个人的事业成败和心理归属。作为教育工作者,也有人将教学工作中的境界做过归纳。第一种境界:“小”教师,之所以称之为“小”教师,并非个头小,而是“境界低”、“眼界小”。这类教师比较多的关注比如房子、工资、福利等物质层面的收益,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完成工作任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本本分分、按部就班、尽职尽责即是他们工作的最佳状态。他们厌烦改革,惧怕创新,渴望相对安定的工作环境和波澜不惊的生活氛围,“不断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福利待遇”即是他们的最高追求。一个学校的老师都能达到“小”教师的最佳境界,学校也能保持长治久安的底线。但是这时的学校就会沦为工厂,教师是机器,学生是产品,没有活力,也没有生机。
第二种境界: “能”教师。这类教师不仅仅满足于解决自身的生活需要,得到合理的劳动报酬,更渴望机遇的垂青,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华与能力的舞台,希望得到认可与鼓励。他们在工作中注重挖掘自身潜力,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积极进取。在他们身上有着一般教师所不具备的“绝活”或“秘籍”。他们付出的动力是得到承认,有时也仅仅是兴趣使然,是建筑在不断成功基础上的愉悦感觉,是来自管理者的理解与尊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其中的一部分教师可能过于急功近利,追求暂时的成功,沉浸于一时的辉煌中,他们坐在功劳簿上等待晋升和提拔。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和强有力的支持,随即抱怨丛生,进取意识不断消减,发展欲望日趋平淡,职业倦怠感产生,渐渐的沦为碌碌无为的“打工仔”或“小”教师。
第三种境界: “真”教师。真教师是真正具有“博爱”情怀的教师。他们发自内心地爱教育,爱学生。能当一名教师,同学生在一起,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享受。他们不受虚名所累,不被俗利吸引,也不会因暂时的困难或挫折而消沉,他们致力于自己的发展,但更关注学生的成长,他们不仅努力改善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素质提升,更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走向。正由于如此,他们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尊重。他们的需求是希望有宽松自主地发挥空间和社会、学校真诚的理解和有力的支持。由于这样的教师德行上乘,他们更追求脚踏实地的工作,愿把功夫用在日常教学的研究上,而在社会影响力上没有“独特”的表现,知名度远远不如“能”教师高。即便如此,他们由于主观、客观上均有益于学生,更能成为“学校放心、家长信任、同行敬重、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但是这样的教师现在在教师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还太少太少。当“真”教师越来越多的时候,中国教育的春天也就真正来到了。
我们经常会抱怨自己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所以前人总结得出干一行怨一行的结论。抱怨无非是因为付出却没有得到名或利的回报,也有甚者现在从事的职业同自己最初的梦想有所偏差,于是自然沦落为不喜欢或是厌倦一类。长此以往,消极情绪压满心头,工作起来也就更谈不上尽心尽力了,既有损自身健康(主要是心理健康),也不能充分为社会效劳,两败俱伤啊!其实喜不喜欢,有没有热情关键是我们把名利还是快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出发点不同,其效果和境界也大不一样。一个人如果被动甚或被逼,再简单的工作也会变得困难、无趣,整天抱怨工作,即使不卖力气,也会感到精疲力竭。而出于职业道德的要求,自然可能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也可以感受到快乐,但那快乐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名利带来的,名利一旦“摸到天花板”或者得非所望,快乐和动力也将不复存在。漫漫人生功名利禄均是烟云,所有的功名最后都只能成为烟云。换一种思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另一种风景同样也吸引人,以放松的心情对待一切,淡泊人生,宁静致远,或许你会发现原来快乐就是这么简单。看淡一切,主动开发工作中快乐的本源,以做好工作为最快乐、最幸福,才是做好工作且经久不怠的不二法门,也才算得上是最高的“工作境界”。
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享受身边的每一天,才是我们生活的真谛。正如我喜欢的一句话:快乐不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喜欢自己做的事。愿每个热爱工作和生活的人,都能勤于工作,乐于工作,享受工作。
评论